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资源 > 理论加油站

无限趋近“核心素养”的三个追问

添加日期:2016-03-22    点击率:1746    来源:     录入人:金亚军

文/张磊
孙曙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便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核心素养”有多热?从各类教育报刊的专题文章,到各级论坛、年会活动,可见一斑。人们不禁追问: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它将对学校、教师带来哪些挑战?

核心素养是什么?

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素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广邀学者自1997年至2005年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研究指出,素养是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是个体在与情境的长期互动中逐渐生成的。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有研究者用素养=(知识+能力)态度的公式形象地展现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的关系。其中态度是关键变量。如果态度是正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相乘倍数的效果;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

从素养到核心素养,则是对人面向未来的“关键少数”素养的凝练。人的发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全部囊括。明确核心素养,把这些最基本的素养培育出来,其余的素养,便会在这个根素养上生发、生长出来。

《意见》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建立在充分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早在2013年5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国内几所重点师范大学,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课题组领衔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能力”更广。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

2015年11月,林崇德教授在北京首届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上透露,课题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最终得出学生核心素养的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

·社会参与: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

·文化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课题组也已经开始以提炼学科素养为切入点,对核心素养每一项的具体描述展开研究。

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

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不少教育者都心存疑虑,甚至有些人认为是在“瞎折腾”。事实是否如此?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呢?

这就首先要回到概念产生的语境,它是对深化课程改革现实问题的直接回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出“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现实问题。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介绍。

其二,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在所有核心素养指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最核心的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强调,信息化时代下,价值塑造应摆在所有育人工作的第一位。现如今开放、多元的时代使得西方世界渗透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思想比任何一个时期都严重,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国家认同,因此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位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坚实的中华文化底蕴、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辛涛明确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其三,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顺应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要求。

在日益复杂、多元、开放和强调创新的时代,互联网让知识信息变得海量、唾手可得,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既呈现高度分化、专业化特征,又体现跨界融合的特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找准、培养学生应对变动不居的复杂情境的关键能力,至关重要。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表示,国际上对核心素养的选取上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袁振国认为:“核心素养就是面对加速变化的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未来20年甚至10年没有人能清晰预判的情况下,教育要给孩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使其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其四,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柳夕浪在《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一文中梳理了素质教育的演变史。自1994年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二十多年来,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

然而,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具体化的内容。这种理论上的“模糊”,既给基层实践者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也让中小学校长、教师感到迷茫。

着眼于素质的可塑性,建立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借以指导、规范教育教学改革,即“走向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认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核心素养将对学校、教师带来什么挑战?

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学校教育体现了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回归。

明确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才能围绕其修订课程标准,确立学业质量标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精心选择课程内容,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视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因此,在核心素养上达成共识,是学校、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2015年11月,在厦门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上,物理学科课题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介绍,开始许多专家对“核心素养”如何通过课程形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践进入学生内心很不理解,因为各学科的教学逻辑已经深入其心。后来,大家在寻找自己学科对培养核心素养的贡献和价值中,达成共识:不管哪门学科,我们都不是以培养“××家”为教学目标,而是针对于未来每个公民。比如不专事物理专业工作的孩子,通过学习物理,能给他们打下什么烙印?给予他们什么能力来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成员王月芬认为,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意义非常重大。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强调,必须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校、每位老师都必须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老师要清楚每一位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教材为本位”的教学格局,要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与考试挂钩。学科素养不只是学科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态度、价值等综合能力的体现。

在中国教育转向对人的能力和品格关注的今天,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问题变得更为紧迫。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指出:“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

在“今日教育传媒”微信公众平台组织的“无限趋近核心素养”的讨论中, 微信网友麥田守望的这段话或许更能启发一线教育工作者思考:“素养要依靠学生在教育环境中慢慢濡化,是一个渐进和涵养的过程,它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环境和过程中。与其说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不如说让孩子在整个教育生活中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无形素养中,人师就是最大的素养合体,教师应该成为核心素养的彰显者和引领者,而非记问之师。”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的共同素养,但它又是一个变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学段,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又是有所区别的、变化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他认为的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每个不同的个体,都有基于自身潜能的个性化的“核心素养”。我们对核心素养的追问,可能只能无限趋近。其实,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或许就是处理好共同素养和个性素养的关系,无限回归育人的原点,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

参考资料:《我们追求啥样的核心素养》,《现代教育报》2015-11-25;《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家》2015年12月号;《中国教育进入3.0时代——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聚焦“核心素养”》,《人民政协报》2015-12-02;《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中国教育报》2015-5-13;《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民教育》2014年10期;《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3期。

来源:《今日教育》2016年2期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合作网站
网站综合统计
    科教新闻:6167 篇文章
    文章中心:6851 篇文章
    下载中心:509个下载
    图片中心:372张图片
    注册会员:39676
    今日访问:3123人次
    待审信息:13
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   嘉兴教育学院   联合主办   站长:喻伯军   副站长:张建芳   小学科学教学网   版权所有
支持单位:《湖北教育·科学课》杂志社   联系电话:0571-56870075   维护:吴建伟、朱斌   技术支持:亿禾工场   网站管理

备案号:浙ICP备20004129号-2   总访问量:AmazingCoun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