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科研 > 教学论文

化抽象内容为具象感知——《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变化》教学例谈

添加日期:2017-07-23    点击率:1719    来源:蔡贝    录入人:海风

化抽象内容为具象感知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变化》教学例谈

南湖国际  蔡贝

【摘要】:抽象的内容,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难点。化抽象为具象,科学探究活动从何做起?以非生活化的《宇宙》单元为例,它的探究引力点在何处?每个环节探究的引入点又在何处?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从探究过程的实验材料、视频、概念图三个阶段把握科学探究科学化、具体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抽象内容  具象感知  例谈

对于“生命宇宙”单元,这是一个神秘遥远未知的又另人好奇的知识,虽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苍茫的宇宙中,但是孩子们对于这个我们人类的家园只能从科学家的探究

发现中获取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会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加上个人的感情色彩。如果仅仅从课本、课堂上获取宇宙知识,已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欲望和需求,而知识的抽象、很多都不能够用实验来探究,更没有实验现象的展示,而模拟实验也不能够具体的表现出真实的宇宙本性,这些造成学生系统学习宇宙知识的困难。所以作为教师,如何把抽象知识具体化,既能够科学的把握宇宙知识的严谨,又能够充分展现宇宙知识的具体,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把这样的一节五年级的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变化》放在四年级的课堂中教学,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纠正并连贯学生的科学知识,这是科学探究的重点,而难点是如何把握科学探究的引入点,既能“恰倒好处”,又能“花落无声甚有声”。学生有所知,科学探究的引入点在哪里?本文试对科学课堂中常见的教学现象进行剖析。

    一、精选实验材料,再现科学本质。

精心选择实验材料,使实验材料必须具有与概念相关的结构,更能够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去探究科学,最终达到探究的目标。宇宙对于人类而言,永远都是抽象、神秘,它拥有很多人类暂时无法探究的东西,而对于已知的东西又是如何形成的?能把比较真实的画面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展现出来,利用实验材料来模拟引导,呈现更完整的实验过程。这是精选实验材料的最终目标。

案例:是选择用两张“纸”还是两块“泡沫板”。

这是一节五年级上册的科学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变化》。当课的环节上到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的,地球表面也会大灾难——地震、火山、海啸。如何模拟地球表面的地壳时,出现了两种材料模拟:

材料一:两张纸,并分别在纸上写上“板块一”和“板块二”。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模拟地球内部的物质),在用吸管伸入两张纸的中间,并不断的吹气。观察“板块”的运动变化。学生们兴致高涨的吹气,“板块”出现了分离,可是马上就沉入水底了,实验过程非常的短暂,有很多小组的同学都没有亲眼看见就已实验结束了。所以到交流的环节,同学不能够汇报自己的见闻,失去了模拟实验的效果。

材料二:四张泡沫板块,并分别在纸上写上“1、2、3、4”(方法同上)。发现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够很清楚的观察到“板块”的运动,如分离、重叠、沉降、向上拱起等等。而且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够轮流来吹气,男生吹的用力,女生吹的轻点,板块的运动变化都不一样。所以到了交流环节时候,几乎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的发言,说出自己的见闻,达到了模拟实验的效果。

反思: 材料的选择需要满足实验效果。

材料一中的两张纸是我在最初想到的材料,简单方便轻巧。但是我却忽略的纸这个材料的特性——吸水,吸水后会很快的下沉,实验时间很短暂,从课堂的效果来看,也证明了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两张纸代表两个板块,也有局限性,分裂的时候也许分成4块,甚至更多。材料二中利用了四张泡沫板,由于吸取了上节课的失败教训,特地选择了防水的并有浮力的泡沫板,而且选择了4块,增加数量。由于泡沫的浮力和防水,延长了实验的时间,小组成员都能够亲自体验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球表面的各种运动变化”,而且从理论提升到实际生活中的见闻,连贯了学生平时生活所见所闻的现象。达到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对策:组织有结构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那怎样使“材料”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呢?这是我们经常探讨的问题,笔者以为:组织好有结构的材料是最关键的一点。“材料引起学生思考,材料引领学生活动。”学生看到电池、电珠、电线,就想到要让电珠亮起来;看到磁铁与铁钉就想去吸一吸;拿到放大镜,就知道要细致观察。而一看到泡沫在水面上,就能够联想到地球的表面和地球内部的岩浆。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开展研究、建构概念、发展思维。

材料的结构意义之一,是材料的典型性。地壳是地球的外壳,选择用泡沫来模拟,更具有典型性,泡沫的浮力更能够代表模拟板块的漂移,而这样的实验效果更有事实说服力。而选择纸来模拟板块,使材料失去了典型意义,影响了学生对“地壳”变化这一概念的建构,以致没有实现预设的目标。

材料的结构意义之二,是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泡沫漂浮在水面上,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出示材料呢?有同学就会想到,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也是从地球内部出来的,冲破地球表面的土地。而泡沫漂浮在水面正是有这样的道理。这样的安排材料更容易使学生联系实际,结合科学。

二、慎用视频,发挥应有科学作用

图文结合是最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听力的,不管你多么仔细的用语言来讲解知识,都不及用视频来的直截了当。当然用视频不是光看看就可以了,要体现出使用它的价值来,必须要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使用的时机。如什么时候放视频最能够体现知识的完整性,放多久时间的视频才最科学,这都是要注意的地方。而在宇宙这个抽象的单元,利用讲解和视频结合,这是很必须的。

案例:《板块运动》的视频选择模拟实验前播放,还是模拟实验后播放?通过对比教学,课堂上呈现了两种学习状态。

方法一:

师:同学都说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那我们就来看看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了什么样的变化?

播放《板块运动》视频:板块漂移、碰撞、拱起形成喜马拉雅山。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能不能够用实验来模拟?

生:(还是沉浸在视频的震撼中,没有几个学生发言)。

实验后的交流学生没有能够从模拟实验中说出更多变化。前概念已经被视频冲击了,没有更多自己探究后的发现。

方法二:

师: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会引起地球表面的变化吗?我们能不能够用实验来模拟一下呢?怎么模拟?

模拟实验开始,实验交流。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板块会分离、下沉、重叠、拱起……

师:这样的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地形呢?你见过这样的地形吗?

生:高山、峡谷、高原……

师:哦,那我们的发现是不是就是科学的呢?我们来看视频。

播放《板块运动》视频:板块漂移、碰撞、拱起形成喜马拉雅山。

师:看完后你有其他更多的发现吗?

生:(交流很激烈)

反思:播放时机很重要。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板块的运动,板块的运动引起了地球表面地形的变化,在模拟实验后,学生的概念还仅仅留在模拟实验中,还不能够联系到地球本身的运动,还不能够真正理解“峡谷、高山”的形成,所视觉上的冲突是很有必要的,那选择什么时机播放视频,发挥应有的科学作用。

方法一在实践中被很多老师采用,在访谈中认为这样的导入比较简单,不绕太多的弯,直奔主题,接下来的验证线索清楚,也容易得出结论。对于第二种方法有一定的争议,反对者认为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因为《宇宙》单元本身就是离生活遥远,我们的认识也是从科学的发现中获取,而对于这个未知的充满新奇的单元,没有永远的绝对。赞成者认为这样容易暴露学生已有认识。

从中可以看出,方法一导入是在较少部分学生的起点上进行的,是用科学事实来强化已有认识的过程,然后再来一个实验验证的过程,给学生的感觉是地球内部运动如此简单,探究的思路并未打开。方法二从学生的现实出发,用课前调查的方法收集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先去思考地球表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地形”,地球内部运动会引起什么变化,改变了传统的课上出示问题后“逼”着学生思考几分钟,便匆匆汇报的虚假探究活动,较好地兼顾了大部分学生的已有认识,较好地处理了个体和全体的关系。

多媒体是很直观、很清晰、也很科学,但是,有必要让学生这么清楚的明白吗?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究、发现、疑惑,这样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会让学生理解多久。甚至会让学生以为,原来就这么简单啊,失去了神秘感,等于失去了探究的兴趣。所以,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播放多媒体,选择对的时机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

对策:先入为主,这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有意义吗?

先入为主,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进入科学学习前,已经从《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丛书》和科普网站上获得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或在与人交往、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这成为影响学生课堂学习起点的主要因素。如有时老师一本正经地设计“小猫钓鱼”游戏导入新课,学生笑道:磁铁!这些并不是意外的意外打乱了教师的预设,于是千方百计通过材料 “控制”学生,不断地发出指令让学生操作材料,把原本完整丰富的探究过程细化再细化,探究仍在进行当中,学生的兴趣却逐渐下降。

学生已有的学习准备是否会干扰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我们不妨对学生已知的知识进行分析:学生课前的认识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它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科学探究不仅要获得陈述性的知识,也包含程序性知识,它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即所谓的“过程与方法”知识,这是学生新课学习前所欠缺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学生课前已知的知识,也未必是完整的、全面的,“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因此科学导入时,可以通过谈话、画图等方式暴露已有认识,可以达到诊断这些认识是否科学全面的目的,从认识的不足处激发矛盾,引出探究;或把已有知识放到具体的情景之中先尝试解释,当他们想解释又难以自圆其说,达到愤悱状态时,真正的科学探究同样可以开展起来。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学生认为是敲打、碰撞等外力方式,也有人认为是物体在振动,由认识上的矛盾引发观察和实验,逐步归结,这样的科学探究同样是有价值的。“现实起点”与“逻辑起点”不一致并不可怕,这种探究起点上的差异、个体间的差异如能为教师所用,如能引导更多的学生把已知提升到科学认识水平层次上,这才是活知识,这才是真实的课堂。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一小部分的知识,而这部分的知识会往往是学生自己最容易明白和理解的,也只有在这基础的知识上才能去理解更深的知识。所以在学生的探究路上,先入为主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

三、利用概念图,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课堂中非常善用图解来帮助学生学习,利用线段图、利用图形等,都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关系,完成解题的思路。而科学的知识也是要求很系统的掌握才能够最完整的理解,对于宇宙这个抽象而有着众多关系的单元知识,同样需要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完善知识。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宇宙的知识点就在哪里,利用概念图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联系实际,并能够深刻记忆。这是选择使用概念图的真正目的。

案例:地球内部运动是不断运动的,地壳的由若干板块组成的,那内部的运动会造成板块如何运动呢?(五年级的知识教学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局限性)

方法一:问答式交流,不借助任何工具。

师:地球内部的运动会使板块如何运动?

生:(交流不多)

……

方法二:利用画图的方式小组交流汇总,并鼓励多画几种。

师:地球内部的运动会使板块如何运动?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师: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来画出自己的猜测。

生:学生上台画,每个组都不一样。

师生交流……

反思:根据学生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实验前的猜测很重要,猜测的越充分,越能够挖掘学生的前概念,越能够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但是四年级的学生有浓厚的求知欲,对科学充满了新奇、新鲜感,然而,就是这个年龄层的孩子却缺乏精心思考的能力,即使有,一个班级也是少数几个。所以结合这样的特性,方法一的教学可以用在五、六年级的学生,而且这样的问答式也往往是我们常规教学中最常见的,也是适合高段学生的。而方法二的教学更适合三、四年级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爱动手、爱动脑的个性,活跃课堂氛围,更有助于教学的实施。

对策:充分利用概念图,着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所谓“概念图”,简单地讲,就是用图表形象地把单元中包括的所有概念,用连接词以及箭头把它们联结起来,使学生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促进学习正迁移和意义学习的发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对于抽象的科学单元知识,可以利用概念图来进行各种猜测,可以使概念图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脚手架。

1、充实概念图

借助概念图,学生可以将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再根据概念图的流程复述、记忆,不仅是以语言的形式而且也包含了图象的因素同时引入脑海,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即使有遗忘,通过对概念图的回忆也非常容易将遗忘的部分重现出来。

而概念图中的交叉连接,需要学习者是横向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的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充实概念图,可以扩大学生的科学概念的容量,并且使学生更加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程度,促进记忆。但是,由于任何概念之间都可以形成某种联系,我们应该选择最有意义并适合于当前知识背景的交叉连接,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促使制作者——学生将这些关系外化,了解知识的结构、了解知识构建的过程。如前面所说的基本概念图,经过充实,就成为如下比较完整的概念图:

 

 

 

 

一个板块分类成四块,发生了地震。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学生自主而积极地整理了本章节所学习的概念,回忆了所学习过的重要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深刻领会了科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了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以及认知结构。而这种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的长时间记忆,认知结构的存在便于概括理解,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评估概念图

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行体验,从而看出自己认知上的改变,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到的各个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让学生绘制概念图,他们可以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回顾与提炼过程中来,从而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达到灵活迁移知识的目的。概念图代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程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估,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

集体交流:概念图制作完成并不是概念图教学的终结,我们还要以此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工具。我们选取一些学生作品,由他们自己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向其他同学讲解自己概念图中的概念及其关系。如果讲解后,其他人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那么这个概念图便是比较成功的,学生获得的认识和概念也是基本正确和完整的。再者,还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由于小组成员对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常引发激烈的争论与友好的协商,辅助学生头脑风暴的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合作交流的精神,获得更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教师反馈:概念图不是简单的罗列知识点,而是学生思维火花的凝聚之作,它将原本存在于头脑中的概念知识摆在面前,我们可以通过彼此的位置、连线等观察到知识的联系。所以,概念图的绘制难度比较高,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教师在反馈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由于绘制难免会存在一些错误的、遗漏的或者不适当的地方,要制作一份比较完整的概念图,必须经过修改,有时甚至还需要反复修改。当然这个过程也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许通过修改,学生对各个概念及其关系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学生从“有所知”到“知所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不是没事可干,而是大有文章可做。对于宇宙这个抽象单元,对于在中段学生开展更深刻的知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真实起点出发,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在认知的不足处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探究活动,合理提升,灵活应用,引领学生从已有认识向科学概念方向发展,这样的探究才是真实的,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2](美)大卫.杰纳.马丁著.走进中小学科学课——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第二版)[M].长春出版社,2003

[3]张兴华.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J].人民教育,2008(1)

[4]俞正强. 如何面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先期学习”[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4)

[5]《小学科学教学概论》——“概念图的教学”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合作网站
网站综合统计
    科教新闻:6167 篇文章
    文章中心:6851 篇文章
    下载中心:509个下载
    图片中心:372张图片
    注册会员:39676
    今日访问:998人次
    待审信息:13
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   嘉兴教育学院   联合主办   站长:喻伯军   副站长:张建芳   小学科学教学网   版权所有
支持单位:《湖北教育·科学课》杂志社   联系电话:0571-56870075   维护:吴建伟、朱斌   技术支持:亿禾工场   网站管理

备案号:浙ICP备20004129号-2   总访问量:AmazingCoun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