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科研 > 教海珠玉

《测量力的大小》测力计原理改进教学

添加日期:2017-11-17    点击率:2462    来源:杭州萧山 金亚军    录入人:金亚军

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小学    金亚军

  多年对该课的教学,发现这是一节体现技术工程,或者叫stem的教学内容。课本的设计是先认识弹簧秤,然后来探索测力计的原理,也就是先来试用,然后猜猜其中的奥秘,然后再进行探索。然而,后来几年,我的教学是把这两个环节调换了,先上弹簧原理,然后引出测力计,这样更加符合测力计的形成规律,也就是研发测力计的基本流程。其中有弹簧有弹性的科学原理,有刻度标注法的数学,还有关于技术和工程也体现在研发思路当中。我尤其看重测力计研制流程下的科学教学,从探索,设计制作,到测力计使用,这样更加顺畅,更加水到渠成。

  教学第一环节,回顾前面几篇课文中学到的重力、拉力、弹力、反冲力,提出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力,这些力是可以测量的。

  教学第二环节,提出实验室有一种简单有用,但不算精确的测力工具,叫弹簧测力计。大家听说过牛筋测力计吗,很多学生说没有,也有个别说有的。那么,大家喜欢用牛筋来做测力计呢?还是喜欢用弹簧做测力计?很多学生觉得还是用弹簧好。为什么牛筋测力计很少见呢?

  教学第三环节,老师出示用金属钩挂在黑板上的牛筋和弹簧,然后提出今天我们要来比较牛筋和弹簧的基本特性。老师接着叫了两位男生、两位女生,分别上台给弹簧和牛筋挂钩码,并标注刻度和数据。然后,交流牛筋和弹簧的刻度规律,有学生提出弹簧的刻度均匀、牛筋的刻度不均匀,有学生提出弹簧的测量范围大,也有学生提出弹簧的总刻度长度较短。

  教学第四环节,让学生拿一个铅笔盒分别到牛筋和弹簧上来称一称,累计上台测试四五位同学的铅笔盒,大家一看数据差距不大。其实学生印象中已经看到了测力的功能了。

  教学四五环节,假如我们要把它们做成秤,还需要什么,在学生的交流中,把测力计的提环、指针、刻度条、挂钩等标注了上去。

  教学第五环节,此时学生已经认识到测力计是怎样形成的,然后每个小组发放三种不同的测力计。放手让学生操作后,一起交流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挂钩码标注刻度数据当中
 
 标注好的效果
 
 
 分别用牛筋和弹簧测铅笔盒
 
 分别用牛筋和弹簧测铅笔盒
 
 给雏形牛筋秤、弹簧秤画个框架
 
 测力计使用后,标注测力计的几个零件
 

每小组体验的三种测力计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合作网站
网站综合统计
    科教新闻:6167 篇文章
    文章中心:6851 篇文章
    下载中心:509个下载
    图片中心:372张图片
    注册会员:39677
    今日访问:1274人次
    待审信息:16
小学科学教学网   版权所有
维护:吴建伟、朱斌   技术支持:亿禾工场   网站管理

备案号:浙ICP备20004129号-2   总访问量:AmazingCoun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