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动态 > 地市科学 > 台州市

台州黄岩:贴近孩子的思维,有效构建科学教学中的模拟实验

添加日期:2018-05-15    点击率:836    来源:     录入人:曼陀罗

5月10日,黄岩区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工作坊研讨会在西江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紧贴五年级《地球的运动》课堂教学进行,分别由胡青红老师和蔡杨老师执教《昼夜交替现象》和《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胡青红老师从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直接导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鼓励学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想法。利用板贴直观形象地呈现出同学们的假设。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材料进行模拟来验证假说的合理性,并特别强调实验中需注意:调节日地距离,照亮半个地球;水平匀速转动;观察指定位置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及时记录。板贴贯穿课堂教学,将所有学生的记录结果全部展现在黑板上,一目了然,再由老师归纳日地作相对圆周运动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最后指出合理的解释只有一种,需要收集更多的证据,为整个单元作出铺垫,激发学生探究地球运动的乐趣。

 
 

蔡杨老师的课中,学生欣赏四季变化后,猜测四季更替的成因。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想到气温与阳光直射和斜射有关,也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四季更替是日地距离变化造成的,此猜测通过“近日点”、“远日点”数据被排除,一些学生提到与地球运动有关,但较难作出解释。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构建起季节——温度——影子的联系,用模拟实验验证地球公转是否会造成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蔡老师为学生准备的自制实验材料简约而不“简单”,在详细的实验前指导后,学生顺利完成“二分二至”的杆影观测记录。

 

随后,工作坊中的学员们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对两位老师的教学展开交流评价。讨论涉及模拟实验教学的关键问题如下:怎样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模拟什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严谨的模拟实验?以《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这一课为例,四季变化是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他们也能理解季节的核心要素是气温。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气温差异呢?学生会提出多种假设:如日地距离、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等。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教师应该顺应孩子们的思维,引导他们去排除日地距离和地球自转等无关变量,确定地球公转这一变量,并明确将观察杆影的长短作为模拟实验的观察对象。遵循“原型分析--推测成因--模型建立--模拟实验--推论原型”模式构建科学教学中的模拟实验,通过理想化的实验材料提高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度,指导学生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以便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科学本质。

波老师:

1. 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是让学生经历前人的探究过程,学生经历猜想—思考--寻找证据—验证假设—开展质疑—后续验证

2.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重难点的突破可从一天中温度的变化入手,因为早晨、傍晚阳光斜射,中午阳光直射,可以模拟一天中光线的变化,影子长,热量所及范围大,单位面积热量低。

3. 地球仪的使用以及纸片的改进,纸片可以设计成同心圆的形状

亮富老师

两节课的共同点都是有关天体的研究,都属于模拟实验。

1. 结构清晰:现象—假设—方法—验证—解释

2. 以学生为主体:在想法的表达环节、实验的过程中都加以体现

实验器材的选择:器材能为自己的课堂,为自己的想法服务即可

评课方式:站在上课教师角度思考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导入环节的建议:可从早晨、中午,影子长短、服装的改变体现温度的变化。

松华老师

站在儿童角度思考问题,同理,站在上课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

建议:交流环节需要充分,应该充分组织,增加生生的互动。

指导细致,但不细碎;信任但不放任。

 

       模拟实验是学生认识地球和宇宙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天体运行规律的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建立天体宇宙的空间观念,认识天体的运行规律,激起探索宇宙的兴趣。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抽象思维逐渐在发展,但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模拟实验与其它直观教学手段相互配合,紧贴学生们的思维水平,以提高教学的效率。(通讯员:叶爽)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合作网站
网站综合统计
    科教新闻:6167 篇文章
    文章中心:6851 篇文章
    下载中心:509个下载
    图片中心:372张图片
    注册会员:39676
    今日访问:26453人次
    待审信息:13
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   嘉兴教育学院   联合主办   站长:喻伯军   副站长:张建芳   小学科学教学网   版权所有
支持单位:《湖北教育·科学课》杂志社   联系电话:0571-56870075   维护:吴建伟、朱斌   技术支持:亿禾工场   网站管理

备案号:浙ICP备20004129号-2   总访问量:AmazingCoun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