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动态 > 地市科学 > 杭州市

杭州拱墅:长阳小学举行“自主”课堂文化实践研究(三)

添加日期:2018-06-11    点击率:878    来源:     录入人:拱墅徐金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的课堂基本功。68日下午,长阳小学全体教师再次相聚在录播教室,开展第三次“自主、启智、育人”的专题校本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项目式学习教学方式的转型,探讨项目式教学在科学课上如何生根、发芽。

 

本次活动首先由方贤诗老师和五(3)班的孩子们一起探索宇宙科学中的——《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方老师带领着孩子通过实验探究,一起深入解析昼夜交替的成因,在小组汇报交流中,各组代表也提出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手电筒光照与地球自转之间的关系,直观地理解昼、夜的更替变化,在总结归纳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昼夜现象与太阳、地球相对的圆周运动是有关的。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学科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方老师十分注重学生课堂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把脉课堂,着眼学生的学习生成,本次研修听课老师共分成了3大组,分别是语言指导、学习指导、课堂常规指导。

 

 

 

课堂展示结束后,三大组观察老师在组长的有序组织下,分别开展讨论。每位老师紧紧围绕本组的观察主题,交流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所得、所思、所获,在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关键词跃然出现在大彩纸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总结彩报。

田雪莉老师从语言指导的角度,对课堂进行分析:在本课中学生的课堂发言十分有条理、语言组织规范且逻辑性强,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也能很好地进行论证。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需要有更明确的组织者,更好地组织小组成员高效倾听。

 

 

 

胡光老师结合学习指导层面,评价方老师在课堂上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追问、设问中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先独立思考再交流,有助于提升思考价值,让思考更有深度。

 

 

    着眼课堂常规组,韩婷婷老师积极肯定了方老师一直以来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用“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八个字高度浓缩了整节课。课堂有秩序、实验活动有序、合作有思考。
 

 

 

最后由区学科带头人陈一红老师,带领大家站在更专业的角度,更为深入的剖析本课,解读项目式学习的内涵。陈老师指出项目式学习,是把课堂教学中的若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活动提取出来,做深、做细、做透。方老师的这节课就是以昼夜交替成因作为本节课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合理假设,通过科学实验进行验证、归纳。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发现的引导者。在学生精彩的汇报中,可以发现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被大大激发,用证据说话,用科学解释,这正是孩子们科学学习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对于本课,陈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像本课这样难理解的知识点,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要更关注科学本质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交替”二字的内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课知识;2.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科学本质——基于证据的有效课堂,基于学生前概念的活动设计、基于证据的有效思考、基于证据的有效探究、基于证据的归纳研讨。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增量。

 

 

 

如果把课堂比作一场音乐盛会,那么教学一定是主旋律,而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与生成一定是其中最美的音符。

供稿:金珂


摄影:缪来建


审核:陈淑萍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合作网站
网站综合统计
    科教新闻:6167 篇文章
    文章中心:6851 篇文章
    下载中心:509个下载
    图片中心:372张图片
    注册会员:39677
    今日访问:1129人次
    待审信息:16
小学科学教学网   版权所有
维护:吴建伟、朱斌   技术支持:亿禾工场   网站管理

备案号:浙ICP备20004129号-2   总访问量:AmazingCoun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