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柯桥区中国轻纺城第二小学小学与广东省佛山市里水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在轻纺城第二小学举行,会议由学校教研组长袁央清主持,两校科学老师参加活动,交流学习。本次活动从生本角度出发,主旨“多元融合,让课堂教学更富情趣”,来自柯桥和广东的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自己的课堂,交流思想与教学,共促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课,活动在《给动物造一个家》中拉开帷幕,来自广东省佛山市里水小学的黄静妮老师带领孩子们以给动物造一个家为主线,从蜗牛的生存需要为暗线,全新探索低年级STEM新模式。黄老师教态自然,和蔼可亲,在她的带领下,学生通过聚焦、研讨、设计、制造蜗牛的栖息地等环节,观察蜗牛,初探工程建设和制造理念。丰富的实验教材,让学生经历蜗牛的运动,反应,进食等活动,孩子们能用科学的词汇描述过程,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体特征的认识。
来自柯桥区中国轻纺城第二小学的周淼老师执教《磁力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从有趣的“快乐青蛙跳”入手,观察对比引出两个青蛙跳来的磁力大小思考。课堂中,学生以环形磁铁为研究突破口,用挂回形针的方法来测试磁力大小,改进后的教具,更是排除实验中不必要的因素,以对比的方法研究,验证猜想。周老师层层递进,以一颗环形磁铁和多颗环形磁铁对比研究磁力大小,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本课堂,找回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科学探究课堂,沉浸在科学家研究的快乐中。
两堂课后,两位执教教师分别谈了上课的感受,两地活动教师纷纷对低年级STEM活动初探抛出自己的观点,也提出了一些可实施的建议。柯桥的王建军校长说,低年级工程建设不拘于课堂形式,更多的是一个理念的渗透,同时提出低段STEM需要继续探究的方向。广东的叶健明校长也对现代化技术有效服务于课堂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柯桥区中国轻纺城第二小学 袁央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