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科研 > 教学论文

拨开科学启蒙路上之重重迷雾

添加日期:2019-09-26    点击率:1890    来源:周小沈卫东    录入人:周王庙师

                                                                 浅谈科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海宁市袁花镇谈桥中心小学  沈千      

[内容摘要] 
小学《科学》新课程在嘉兴地区实施已有近四年了,这门全新的课程不仅带给了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也给我们这些原来教《自然》(后来改为《常识》)的老师一个全新的考验与感受。当然,在新《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障碍,并且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了科学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三年多来的科学教学实践,对科学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障碍及其对策姑妄谈一点个人的看法,纯属一家之言,也难免会有不当之处,但希望能对我们的《科学》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有所帮助。
[关键词] 科学新课程    问题    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科学新课程实施资源的匮乏。
    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课程必须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在《科学》课程改革的初期,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空间、材料、设备、环境、场地等课程资源,都应该加以规划,并能够及时地提供。这是改革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改革得以推行的物质基础。
    缺乏课程资源,特别是在许多农村学校,这是目前我们的《科学》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障碍。造成课程资源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1、学校对科学教育投入的经费严重缺乏,直接导致科学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科学教学学具征订严重不足;缺乏有专业素养的科学教师,无法满足科学新课程改革的正常需要,这一问题在部分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及完村小表现更为突出; 
    2、科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得不到较好地落实与保障,导致许多科学教师较缺乏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动力与意识,也直接导致他们对科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不够予以重视。
    (二)、对学生科学学习评价方式的滞后。 
    要落实科学新课程改革,就要重视对学生科学学习评价方式改革。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一次全国的科学教学调查中发现,对学生科学学习评价方式几乎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瓶颈因素。在当前,无论是学校领导、广大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尽管他们处于课程改革的不同层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大家共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还是语文数学学科的质量评估成绩。对科学课的学科教学质量考查仍不够重视。对学生科学学习评价方式在无形中已成为一种导向,一个主导教育方向的指挥棒,对于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羁绊与束缚。其实,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与否,将直接导致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或停滞不前。就目前课改要求来说,教育部已把科学课程列入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目前,国家已初步出台与科学新课程理念相应的对学生科学学习评价方式政策,中考、高考已开始转变原来的录取取向。回顾我们的科学课改实验,前一时期在科学教学评价方面较为重要的举措便是在科学考查的目标上体现了多元性,即兼顾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评价。在对学生科学学习评价方式的方式上也已体现出多样化,突破了原有的纸笔对学生科学学习评价方式,将笔试与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的评价也许还不那么十分科学与合理,其它还碰到了考查测试的人手缺乏、科学教师精力不够和时间紧张等困难。所以,我个人认为,当前,要促进科学新课程改革更富实效,无论是教育决策者、教师与学生家长也好,急需转变语数对学生科学学习评价方式重要,科学对学生科学学习评价方式无所谓的观念,作为学校,似乎应全盘深入考虑科学考查测试的具体实施细则并建立对科学教师和学生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机制,为科学教学的评价作好切实保障,否则就难以真正贯彻落实科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有关精神。
    (三)、科学教师面临的压力较大 。
    1、工作量偏大。
    据统计,在2003年进行的全国十个实验区609份教师调查卷中发现,有92.2%的教师反映“工作量”有所增加,普遍反映感觉教学工作负担重,任教班级偏多,周课时量偏大。尤其是课前的准备工作量和难度都比以往的自然或常识教学更大,从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到教具、学具、分组实验器材的准备等,无不需要科学教师花极大的精力与心血全身心地投入钻研于其中,否则一堂科学课根本无法上下去,只能流于看图说话式的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又从何谈起?为了上好一堂科学课,许多老师都占用了自己比以往多数倍的休息时间去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加之科学课堂的调控难度加大,课后批改辅导所需时间也大大增加,而科学教师如此超负荷的投入往往又得不到较好的待遇与激励,从而造成许多教师心理压力偏大,心态不够平衡,甚至失去对《科学》课改的信心。这也正是目前许多农村学校存在的不容忽视的实际情况。
    2、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与可行性。基本上,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对新教材相对比较适应。而现实的情况是当前许多学校都比较重视语文、数学教师的培养,而相对比较忽视科学教师的招聘与培养。目前,就拿我们嘉兴地区来说,大都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具有科学一级或高级资格的教师比例不到语、数同等级别资格教师的4%,而以科学兼职教师居多,且普遍年龄偏大,专业不对口者较多。同时,科学教师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相对较少,尤其是中心学校下面的完村小的科学教师进修提高的机会则更少,如今全国范围内都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因此,作为上级有关部门与学校首先应该为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提供更多的进修提高机会,否则,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之路将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3、对科学教师的培训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目前,科学教师培训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 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需要与意识,与教师的需要与个性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二, 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也较为单一,培训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三,较为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型交流与合作平台或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四)学生的课外科学探究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在提及这一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当前一个农村学校的小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案例:早上6:00起床,农村学校规定学生到校的时间一般为7:30左右,早读课文或打扫卫生,午休时间为11:00—12:30左右,这段时间,学生除吃饭外,还要完成语、数老师布置的所谓“巩固课堂知识”的课外作业,下午4:00左右放晚学,回家后还要完成一小时左右的语、数等作业,吃好晚饭,做完作业后极大多数学生选择看电视直到睡觉,当然也有的学生做完作业已是深夜了。目前,大量的研究调查表明,我们的学生课外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时间少得可怜,许多学生几乎为零。那么,是否我们的学生不喜欢或不愿意科学探究呢?国内最新的一项小学生的课外兴趣调查表明:男生中喜欢课外玩弄科技类玩具或实验的占总数的88%,爱读科普类书刊的占总数的68%,女生中喜欢课外玩弄科技类玩具或实验的占总数的53%,爱读科普类书刊的占总数的62%。显而易见,我们的学生并非真正的不喜欢科学性的探究活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学生课外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时间少得可怜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语、数课外作业量和压力偏大,负担偏重是首要原因,学校对科学教育的不够重视也是一个方面,电视对许多孩子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再加上许多家长对孩子从小应进行科学教育的观念未得到根本性转变,认为孩子玩弄科技类玩具、实验或科学老师布置的学生课外探究活动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呜呼之哉!我想这些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也许又是一重要原因吧?
二、针对上述这些问题与障碍的存在,下面笔者愿抛砖引玉,略谈几点粗浅的对策。
对策一:充实科学课程实施资源,更新原有实验仪器,提高其使用效益。
为保障科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作为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保证各校新课程实施中的科学教育专项经费的落实并予以检查。各校也应充分重视对科学实验设备和学生学具的添置、管理和维护工作,尽最大限度地保障其能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是因为虽然某些自制的实验替代品能提高教师的动手制作能力,但是这会大大加重教师的工作量。而目前多数农村学校的科学教师面对每周近16节课左右已很少有空余时间去寻找材料制作实验用品。同时,对原有的自然、常识实验仪器也应加强利用,尽量提高其使用效益,充分为科学新课程教学服务,以免资料的浪费。
对策二:加强对科学教师的招聘与培训,提高科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由于科学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科学教师严重缺乏的现状,各校要加大对科学专职教师的招聘力度。各中心小学最好应每个年级招聘一名科学专职教师,下属完小至少每校也应招聘或设立一名科学专职教师。当然这一要求虽然对目前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乡镇学校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应尽快予以考虑解决,否则,科学课程的改革将会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在当前各校科学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兼职教师较多的情况下,应加大对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也应尽力满足教师最迫切需要的,例如:如何真正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教具学具的灵活选用,课堂教学的调控机智,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等等;培训形式可以是现场观摩、自主探讨与互助交流式等。同时,各县市还可建立起科学新课程改革的专业网站或网页,进一步加强各校科学教师间的研讨、合作与交流。如:合作型电子备课、案例评析、论文交流等,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基础上实现Internet网络资源的共享。
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科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是很低的。许多学校甚至让不会教语文、数学的老师来教科学,其科学教学的质量也可想而知。至于科学专职教师,一般的学校能的一位已经不错,不但课时量大、批改与辅导繁重,且多数科学教师还要兼管学校实验仪器的维护与出借等其它工作,而在教学质量的评估与奖励上又较语文、数学学科少得可怜。如果说质量奖反映的是学校对教师教学成果作出的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那么哪一个综合素质强的教师会潜心于科学课的教学呢?对科学课的不重视,似乎已成为社会大气候的原因。要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只有全社会重视起来,真正树立起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念。
对策三:建立起完善的科学课考核评价制度,重视起学生的科学成绩。
首先,学生科学成绩的好坏必须要与学校的办学综合水平的评估考核结合起来,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科学课考核评价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领导更加重视科学课。其次,在上一级的初中学校招生中也要把科学课的各项考核及考查成绩100%计入总分中,这样才会使家长和学生更加重视科学课。
对策四:多方面配合协调,保证学生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时间。
上面已分析过造成学生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时间缺乏的几大原因,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来保证学生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一是减少语、数学科教师对学生布置的大量机械重复性作业,作业总量应少而精,充分释放学生午休、课余、放学后及双休日时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参与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权力和时间。二是在每天下午的照顾班中可增设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辅导性项目,使学生的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更有成效。另外,也可利用周六开展模型制作、智力七巧板组拼、小动物饲养、植物种植和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普兴趣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当然,上述措施的推行有赖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密切支持与配合,多方面协调。
总之,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同志也早就指出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科学教育也不例外。纵观国外众多科学教育成功的例子不难发现:要真正培养起一代学生的科学素养,只有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重视科学课的启蒙教育,齐抓共管,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培养起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使我们的民族不致落后于世界民族科学之林。
当然,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科学教育的明天必定是阳光灿烂,但在此刻的小学科学启蒙路上,也许还会遇到重重迷雾阻挠我们前进的步伐,就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拨开那层层迷雾,一起去迎接科教路上的朝阳吧!
最后,请允许我再套用一句名言:如果大家都已转变了教学观念,科学教育的春天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科学课》杂志2004年2月上半月               湖北教育出版社
《小学生课外兴趣爱好现状调查》/王强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全国科学工作者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教育科学出版社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合作网站
网站综合统计
    科教新闻:6167 篇文章
    文章中心:6851 篇文章
    下载中心:509个下载
    图片中心:372张图片
    注册会员:39676
    今日访问:805人次
    待审信息:13
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   嘉兴教育学院   联合主办   站长:喻伯军   副站长:张建芳   小学科学教学网   版权所有
支持单位:《湖北教育·科学课》杂志社   联系电话:0571-56870075   维护:吴建伟、朱斌   技术支持:亿禾工场   网站管理

备案号:浙ICP备20004129号-2   总访问量:AmazingCoun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