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资源 > 课题研究

增强生活元素  活化科学本位——生活化科学课堂的研究与提炼

添加日期:2009-12-02    点击率:3534    来源:陈荣林    录入人:海风

编号: 2008713  

增强生活元素  活化科学本位  

——生活化科学课堂的研究与提炼  

 

萧山区朝晖小学  金亚军   

[摘  要] 科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的,科学教学中形成的科学原理和概念,应该成为学生形成生活能力的一种保障,只有这样科学教学才有更深远的内在意义。笔者通过增强科学课堂生活化元素的研究,尝试建立生活经验积淀,课堂教学生成(生活情景导入,生活探究教学生活应用思考)和生活实践应用,三部曲生活化教学模式。对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拉近科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生活体验积淀    课堂生活探究    生活实践应用  

   

一、研究的源起  

现行科学教学的缺失:  

问题一:学生以课堂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对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大多数学生处于相对封闭的学习状态,学生只能学到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活技能的锻炼和学习,学到的知识没有转化为学生的生活能力,所以很多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工具,而不能很好学到生活本领。  

问题二:由于现在学生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都非常宠爱,学生在家里很少参与生活劳动,有的学生回家有空宁愿玩电脑,也不愿劳动。而许多家长对此也不予引导,更导致学生与生活产生距离,也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学习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问题三:因为学生的学习没有生活的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与生活脱离,不少学生对课堂学习没有明显兴趣和动力,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国外教育发展的借鉴:  

启示一:中国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从国外的教育方法上吸收了很多宝贵经验。我们发现美国教育模式中,非常强调学生的生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思考生活实际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科学方案和提炼生活科技的能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逐步深入和积累,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拉近了距离,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启示二:很多国外家庭教育中非常关注子女在家的生活锻炼,要求子女在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的生活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就有了很好的锻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后盾,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的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催生: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除了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科学的需要。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为社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教育课程的安排设计和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而做好前期准备。社会需要的就是具有实干精神,需要懂科学、会生活的下一代,也只有他们才能胜任社会发展的重担。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科学教学更具实用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呢?鉴于此,笔者就产生思考和实践,并以生活化科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突破口,利用增强生活化元素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生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努力赋予生活化科学课堂不竭的生命力。  

二、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吸收杜威的教育思想,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实际,通过长期教育实践而摸索总结出来的,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要求教育事业应从人民生活的实际出发,制定方针和确定方法,彻底打破旧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教育经验、方法,使教育成为推动劳动生产和人民解放的工具,最终使全体人民能自如地运用知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基于这个根本点,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实践,面向社会,具有创造性、革命性和科学性,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研究和借鉴。  

生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现行丰富多彩的生活大背景下,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切合个性的生活能力是学校教育担任的神圣义务。学生能在教育中学到生活本领是他们最现实的,也是最需要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坚持立足生活进行生活化科学教学,将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生活探究兴趣、生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快更高地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技巧,更好地处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校五六年级各班级。  

四、生活化课堂教学流程如图所示: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生活化科学课堂需要以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作为舞台背景,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原理,再让学生回归生活去锻炼和再思考,形成生活的真实技能和本领。所以生活化科学课堂离不开生活,而生活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面的协作,才能真正实现生活化科学课堂的理想教学。  

(一)建立社会、家庭、学校联合协作机制  

1.建立家校间的协作机制。在生活化科学课题研究中,家校联合协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在家家长是学生最直接的的教育者、启蒙者,而在校教师是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实践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建立家校协作机制可以为学生创造更为和谐充实的学习生活,可以有效促进生活化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施。家校配合实施的主要事项有,定期建立教师与家长的会晤机制,建立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生活化科学课堂理念,明确家校的合作内容和责任分工。  

在定期的教师与家长的会晤中,家长对生活化科学课堂的都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在定期会晤中,许多家长表示对于科学课堂布置的生活任务都给予认真配合,还有的家长还主动反映实施中产生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探讨,而每次探讨,总能在不少内容达成共识。通过建立教师和家长的会晤机制,保障了课题实施的连续实施。  

为了家长能有更多的理论支持,建立家长学校就有了必要。家长学校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生活化科学课堂原理,国外先进科学教学理念,和社会教育方向等内容的学习和探讨。开展形式较为多样,有电话联系,短信联系,也有直接面谈,或者集合家长进行集中学习等。学习中,家长的理论困惑得到疏通,为家长更好参与课题提供动力支持。  

令人欣喜的是家长对生活化科学课堂有浓厚的兴趣,家长普遍觉得科学教学为学生生活服务非常现实,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各项技能的养成。所以活动的开展虽然遇到不少问题,但有家长的支持,学生的生活化教学还是得到很多收获。在家,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对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进行积极评价和奖励,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合理要求,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生活习惯的养成。在班级中进行以生活科学为主题的班队系列活动,包括“生活中的科学”、“科学改变世界”、“我爱科学”、“找找身边的科学”等活动。教育学生要勇于面对生活和参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用科学改善生活的兴趣和意识,收到明显效果。  

2.培养学生的管理团队。学生是课题实施的主体,也是课题实施的中心。而且班级学生的各项任务的实施离不开学生团队的管理。学生管理团队是一种相对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行管理的团队。通过学生撰写生活科学日记和生活科学聊巴等活动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建立以科学6人小组为单位的生活合作组织,对于生活中生活经验进行相互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拿出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际的操作实效来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相互管理是富有成效的,学生参与热情不仅较高,而且参与面也较广。值得高兴的是学生间养成了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的氛围。因为有学生的相互管理,也使教师的管理更高效、有序、可行,同时也减轻教师的负担。  

3.指导和引领家长。家长是学生法定监护人,所以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是最直接的。指导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勇于放手,放手让子女参与生活,并尽力进行指导和鼓励,如进行家务劳动等。同时要求家长及时对子女每一次活动作出指导性评价和奖励。子女的在家表现,在家长进行有效引导和监督的前提下,建立家长每周子女家庭科学生活评价机制,每周评选家务能手和生活探究能手,并将评价结果写成文本形式上传学校班级。  

(二)科学课堂生活化元素的增强  

1. 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底蕴。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学习时需要学生丰富的生活素材和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和家长应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参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海洋里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在真实生活体验上的科学学习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本身。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实施的途径包括:  

途径一:要求学生每天干家务活20分钟。在家务劳动上,中国学生是落后于国外的,原因和中国的传统有一定的关联,也和现阶段独生子女现状有关,因为现代中国学生缺乏这种生活的体验,所以科学课堂就缺失生活的土壤。鉴于此,笔者在课题实施时作以下要求,学生在家能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如整理自己的房间,保持自己的个人卫生,协助家长进行生活劳动等活动。为迎合这些活动学校还进行生活工具操作比赛等活动,在操作比赛上,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准备工具上,连家长也热心地参与进来,比赛场面热烈有序,每班还分别评出6名★★★级生活能手、10名★★级生活能手、20名★级生活能手。  

途径二:在家饲养自己喜好的小动物。小动物在学生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通过饲养小动物,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同时也能使学生体验到生物的许多课程知识。  

学生养殖的小动物非常丰富,有观赏鱼、小乌龟、蚕、蟋蟀等。从实际的养殖效果来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老师的布置下,学生就纷纷参与到养殖活动中来,而且 能按照 老师的要求撰写养殖日记,班级中掀起了饲养热潮。大多学生都能将小动物养殖下去,当养殖中出现问题时,总能看到学生间的议论,也经 常能到 老师面前问这问那的。从学生的观察日记来看,学生了解了许多课内课外的知识和能力,如学习养殖小动物的一些本领,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学生在饲养活动中还学到了各种小动物的生理特性,包括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从效果来看,学生饲养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勇气、智慧,以及生活经验是超乎寻常的好。因为学生在其中体验了饲养的乐趣,更体验到生物的特性,以及领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为了拓展学生的饲养成果,组织学生将养殖过程通过日记或小论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大家共享劳动成果,并进行有效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对饲养小动物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对学生的饲养经验有了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激发了学生对饲养小动物的热情和欲望。  

途径三:坚持学生根据家庭实际定期外出参观、旅游。中国有许多值得参观和学习的地方,而每个地方都有一定的体验和学习的价值,对于学生的科学学习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所以通过学校、家庭给学生创造参观、旅游的机会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杭州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很多的旅游景点。杭州成为我们学生参观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建议参观的博物馆有:浙江省科技博物馆、杭州市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良渚文化博物馆、都锦生织锦博物馆等。如参观杭州丝绸博物馆,可以了解杭州丝绸的历史和发展。参观杭州茶叶博物馆,就可以了解杭州五千年茶文化。建议旅游的目的地有:萧山湘湖和杭州西湖的各个旅游景点,还可以游玩家乡附近的山山水水。如果条件好的家庭还可以进行远距离参观旅游。关于外出参观的要求是在平时教学中,逐批逐次进行布置的,布置中还对各参观景点进行有效宣传,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实际进行参观则以学生家庭组织为主,尤其在重大节假日当中,学生出行参观旅行居多。作为我校的生源来看,学生多数属于农村家庭,但家长还是普遍赞同这一活动。虽然生活条件有一定的制约,但是可以看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能想方设法地进行安排。从实际的学生反馈来看,学生通过参观旅游的活动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使学生的生活体验得到有效补充和完善。  

途径四:借用丰富的电脑网络和电视节目也可以很好地提高生活的感性体验。网络和电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因为有了它们,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频幕看到世界各地的奇闻趣事,充斥学生的生活空间,是学生拓展视野的有效阵地,所以安排学生每天适时浏览网络和电视的活动。  

如学生遇到生活难题时,学生能借用电脑网络进行上网查询,从中可以最快地得到生活参考,学到生活本领。电视节目现在琳琅满目,重点关注中央电视节目,如《动物世界》、《中央10套科技频道》以及各类新闻节目等,通过这些节目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生活百科,有效开拓学生的眼界。学生对于这一活动安排,纷纷表示赞同,多数学生都能坚持每天进行,但也有少数同学因为无法及时完成回家作业而很少进行。从学生的了解中,电视和网络的作用还真不小,学生的平时交流中关于网络和电视信息的频率较高,它们活动兴趣很高。网络和电视成为拓展学生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2. 扎根课堂教学,增强生活技能  

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生活探究能力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现行教育形式下,学生的课堂生活是学生培养科学素养、获取科学知识技能的重要阵地,所以如何在课堂上提升学习效率,增强生活能力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化科学课堂过程策略具体如下:  

▲ 以生活为切入口,创设生活情境。生活化科学课堂如何创设生活情境,在学生的生活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导出科学内容,是科学课堂的教学的良好开端。处理恰当,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激发学生对已有生活的再思考再学习,而且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有利于学生生活综合素质的明显提高。现行五六年级科学教材中,各个单元都可以成为课题研究的有效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基本策略包括:课前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前期研究,将知识内容与生活结合,特别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时,可以获取生活材料作为教学材料,可以拍摄生活照片作为教学素材,可以用叙述或录像资料的形式来进行情境导入设计。情景导入的原则就是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作为研究实施的重点原则。  

    如在六年级上册教科书《工具和机械》单元教学中,创设的情景方法就比较典型:在进行工具原理教学前,将各种常用生活工具拿到课堂上,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浓厚兴趣。教师教学初始,为了使工具原理教学贴近与学生,就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在老师发起评一评“工具能手”的教学中,学生纷纷投入到工具的操作与研究中来,学生对这些工具一下子拉近了距离。然后老师进行及时点拨,“对于我们手中的简单工具我相信大家都会使用,那么怎样才能更加熟练地进行操作呢?”学生随后得出,除了反复操作以外,更要明白这些简单工具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实现工具操作的熟练化。通过这样的导入,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这样的教学还可以使教学层次更容易引向纵深发展,对于学生研究性学习也有积极的意义。  

▲ 以科学为理论点,进行生活探究。科学是具有理论价值的,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和升华,而科学理论又是建立在人们对生活的探究之上的。教学时,将科学原理的理解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上,进行科学原理探究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在课堂上,建立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探究科学原理,形成有效科学基本原理后,再安排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相应科学原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理解空间。  

以六年级上册杠杆工具的研究教学为例:通过前一课杠杆的科学的教学,学生得出杠杆的基本原理(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 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就省力;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 = 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即不省力也不费力;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 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就费力)。在这基础上,对杠杆类工具进行原理探究就成为生活探究的重点。教学时,教师首先对螺丝刀开饼干盒进行录像演示,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其中的工作原理,在图片上找出并画出螺丝刀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再判断省力状况。接着老师要求刚才的研究方法放手让学生对开瓶器进行探究,学生通过个人研究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小结。而第三个工具——镊子,则发放给每一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最终还是顺利得出镊子的工作原理。  

学生对杠杆工具有了初步认识后,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杠杆类工具“找一找相似点”的活动,学生通过图片进行归纳,同时还让学生推测各工具的用途和工具的产生原因,推敲工具的的发明原理。  

学会归类后,又让学生进行杠杆类工具省力情况的判断,这是学生生活工具探究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各小组都带有若干工具,所以学生对带来的工具首先进行操作感受和杠杆原理进行判断,然后对其他工具进行判断。活动中教师还请学生上台进行工具原理说明,其他学生也踊跃地加入行列。  

整堂课厚实而富有成效,对学生科学原理的认识、工具应用的前期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都有积极的意义。  

▲ 以生活为归宿点,思考生活应用。科学的目的最终都要回归于生活,这样才能显示科学的真正作用。在学生理解科学原理后,发掘生活素材和生活问题,进行生活的应用性思考就成为一项很有必要的环节。具体教学时,首先从教材知识的整理开始,梳理知识内容,明确科学知识技能特点,联系生活问题,进行有效整合和编撰针对性强生活应用问题。还借鉴各种参考资料,从中进行筛选,选择有生活应用价值的问题。在将有针对性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理清和思考生活问题,灵活使用课堂科学知识,找到问题的关键,进行归纳演绎,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如对工具和机械》单元教学中,平时课堂和单元总结时,首先对单元课程概念进行梳理,然后提出一些生活小难题进行应用性思考,为学生实践做有效铺垫。  

☆☆☆我是生活小能力  

① 用撬棍翘石头时应将石头放在什么位置更省力?请画出方案图。  

   

② 剪刀是属于什么机械原理?请画出剪刀的基本原理结构图。  

   

③ 如果给你一把老虎钳,要你剪一根铁丝,你认为该把铁丝放到什么位置最省力?

   

④ 怎样才能更省力的打开右图的门锁?

  

   

⑤ 右图的扳手,如果你扳不动,你认为可以有多少方法可以解决?请列举方法。  

   

   

   

⑥ 挖土机是常用的劳动工具,如果某地需要,你准备怎样把挖掘机送上大型运输车?  

   

⑦ 螺丝钉属于斜面原理,请说明密的螺丝钉和疏的螺丝钉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作为生活应用,对于一些生活小难题,我总是灵活安排,有时一个个小问题就在课堂上完成,一般都是安排学生带回家进行思考,同时也要求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这样学生的家庭资源得到有效调动。不仅拉近学生科学原理和生活的距离,而且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在课堂的引导下,生活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而且有了这些问题,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科学语言,对于科学探究氛围的形成都有很好的促进。  

▲ 实践与思考生活,进而创造生活。学生有了课堂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性思考后,进行生活中的科学实践就成为学生对已学科学知识技能进行锤炼的有效手段。学生所学知识有了实实在在的用武之地,也是形成学生生活本领的一个最终环节。进行实践阶段中,主要将已学知识的应用空间进行圈定,合理布置实践应用性作业,让学生回家进行实践性应用操作,或者在班级中开设班队课进行以生活应用为主体的班队活动。如举行生活技能比赛等活动,并将活动过程写成小文章或小论文,也可以让学生的课堂课余时间进行有效交流,共同分享劳动经验和提高生活技能。经过有效交流、思考和想象,还可以产生创造性构思,进行科技创作和发明。通过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还培养了学生乐于生活劳动的好习惯。  

 同样以工具和机械》单元为例,经过单元教学学生已经理会和理解杠杆、轮轴、滑轮和斜面的简单机械原理。学生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它们对生活工具有一种更为直接的感悟,所以已经有生活实践的欲望。此时对学生进行生活实践的机会已经成熟,所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  

①对于自己的自行车要求利用简单机械原理进行有效保养和必要的修理,做自行车的小主人的活动。  

②在家需要常用劳动工具时,能主动参加劳动,帮助大人,做使用劳动工具的小能  

手活动。  

③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中的机械,能主动进行探究,做生活的小专家。  

活动布置下去后,立即受到多数学生的响应,纷纷表示要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从活动过程来看,学生的兴趣不减,它们不仅体会到做生活主人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劳动和研究的乐趣。从反馈的效果来看,学生对生活有了更为深远的理解空间,在他们的发现、研究和行动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能力,更让他们体会到生活课堂如此丰富多彩。部分学生,还从生活的实践中,理解和想象到更多的生活灵感。在校科技小发明组的合作下,研制出多项成果,在萧山区、杭州市获得多项荣誉,学生  老师的合作中还申请多项实用型专利。这其实也是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生动演绎,意义深远,充满回味。  

3. 互动交流与评价激励  

1)创造机会进行互动交流  

成果的交流形式和途径很多,可以通过课前交流、学生科学聊巴、网络、学生科技展等形式展开。教学中,学生有生活疑问时,能及时让他表达出来,利用班级学生的团队交流能力进行有效探讨和设计。对于学生的好的生活经验和方法总能及时呈现,让大家共享交流后,再进行总结提高。  

比如:每次教学前,总是安排一定的时间,加入学生的行列,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交流探讨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拉近学生和生活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使教学更为自然和谐。  

学生科学聊吧的建立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这一活动主要安排在课堂上,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安排四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聊一聊关于生活科学的内容,畅想学生的生活问题,进行交流总结。这一活动拉近了学生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富有团队的生气,和智慧的火花。  

网络交流中,我们主要借用学校网络和萧山小学科学网,对学生的一些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小制作,进行网上发表,一年来学生总共发表的文章达数十篇。学生从中不光使自己的成果进行有效交流,而且学生也学会了网络进行交流学习的习惯。  

我校由于萧山区首批新建学校,所以设施齐全,进行学生科技展的硬件条件比较成熟,在学校举行的展览中,学生的参与面较广,展出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眼球,对学校科技文化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2)评价激励  

①评价具有全面性而有效性。由于生活化教学涉及面较广,不仅涉及课堂学习,更将学习评价延伸到学生的生活。评价的内容从课内到课外,从过程到成果,使评价的手段和方式得到有效提升。  

②要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思辨,思辩过程中成长。如学生进行科技小论文展示时,总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意见,相互进行交流,进行相互思辨,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领悟,使评价充满着团队的智慧。  

③设立奖励措施。比如我们推出每月科学之星活动,将这些研究成果在网站以及展板等途径进行展示,并引导家长对学生在家表现进行适当奖励的活动,还将学生科学生活成绩记入到期末科学成绩中去,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  

六、实施成果     

1、通过课题的研究,有效探索了学生生活化科学课堂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了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实现科学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目标。形成利用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作为教学背景,创设生活化课堂情景,进行探究性生活化课堂教学,和生活化科学技能锤炼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探寻生活科技的兴趣和探究欲,使学生不局限与有限的课堂教学,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生活思考空间。并充分调用学生生活主体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于社会现实需求,从很大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2、由于生活体验和生活实践是生活化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内容,对学生要进行有计划的生活锻炼。通过家校协作,学生参与劳动后,不仅学到更多的生活能力,而且使科学课堂更加充实而富有成效。不少学生通过持续劳动已经养成乐于参与生活劳动的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了铺垫。因此家长的反响很好,而这正是老师所期盼的。  

3、学生因为参与生活劳动实践,有了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对学习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明白了学习为生活服务的原理的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和理解的空间。  

4、生活化课堂教学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打开大门。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从中学生又产生更多生活感悟。在能正确理解学以致用的同时,也体会到学习的真正价值。在生活实践中,建立调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从中即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从中获益匪浅。  

七、问题与思考  

生活化科学课堂模式的尝试,是对传统科学教学体制的一种延伸。拉近了科学学习和生活的距离,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锻炼,形成生活体验后,进行课堂生活探究,再到生活实践的实用性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解放,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调动,使科学课堂更富有生命力。  

从课题的研究效果来看,学生的生活锻炼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但是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又由于受中国传统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家参加劳动实践的意识还是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在家进行劳动实践还有待于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进行努力。虽然会有些困难,但这并不会成为我们努力的障碍,更应该面对现实去不断努力和追求。  

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科学教育必然会向实用性教育模式发展,生活化科学课堂教学也会像雨后春笋一样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院社.2001.7,第1版  

[2]《陶行知教育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合作网站
网站综合统计
    科教新闻:6167 篇文章
    文章中心:6851 篇文章
    下载中心:509个下载
    图片中心:372张图片
    注册会员:39676
    今日访问:2241人次
    待审信息:13
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   嘉兴教育学院   联合主办   站长:喻伯军   副站长:张建芳   小学科学教学网   版权所有
支持单位:《湖北教育·科学课》杂志社   联系电话:0571-56870075   维护:吴建伟、朱斌   技术支持:亿禾工场   网站管理

备案号:浙ICP备20004129号-2   总访问量:AmazingCount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