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资源 > 教材分析

此话不能这么写

添加日期:2010-11-15    点击率:3257    来源:三江侠    录入人:海风

萧山区教学研究室何树德

自古以来,读书读书就是说这课文一定是要读的,小学《科学》的课文虽然不像《语文》书那样朗朗上口,但是预习时的默读、上课时的阅读、复习时的再读还是十分必要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普遍反映科学教材可读性差,细读课文还会发现有的文字表述很是拗口,有的文字表达甚至是错误的,这样的科学课文怎么能让学生去读呢?在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文字表达上的瑕疵的确比较多,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留意,这里例举两处文字表达的不妥之处,课文已经写成这样了,这些话我们在课堂上千万不能照本宣读。

请看《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8页,这是“金鱼”一课中,关于“金鱼的呼吸”的一段文字表达:

这段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实验的总结,“鱼鳃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这样的结论正确吗?鱼鳃是利用氧气进行呼吸的吗?此话经得起推敲吗?鱼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鱼的呼吸是靠鱼鳃来完成的;鱼鳃能把溶解在水中的氧吸入体内。我们在上课时千万不要把话讲反了。

同样的情况在《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0页中再次出现,这是“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课中,关于“水中动植物的呼吸”的文字表达:

记得在新教材培训时说过,要强化科学概念的教学,课文色块中的话是比较重要的。那么,以上色块中“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又是一句有语病的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在两本不同年级的科学教材中,出现了相同的语言表达,我在沉思:是否这样的表达也是可以的,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语系有所不同?但是科学是严谨的,当然也包括其中的文字表达,所以固执地写了以上想法,也许我是错误的。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合作网站
网站综合统计
    科教新闻:6167 篇文章
    文章中心:6851 篇文章
    下载中心:509个下载
    图片中心:372张图片
    注册会员:39676
    今日访问:2439人次
    待审信息:13
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   嘉兴教育学院   联合主办   站长:喻伯军   副站长:张建芳   小学科学教学网   版权所有
支持单位:《湖北教育·科学课》杂志社   联系电话:0571-56870075   维护:吴建伟、朱斌   技术支持:亿禾工场   网站管理

备案号:浙ICP备20004129号-2   总访问量:AmazingCounters.com